怎么申请杠杆炒股 大模型2.0产业报告发布 智能体加速普惠千行万业
近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标准化所、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数字化转型》期刊和联想集团等机构联合编纂与发布的《大模型2.0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标准所副所长窦克勤表示,随着算力、算法与数据的协同突破,尤其DeepSeek的火爆加速了大模型的多样化部署,政府与企业等纷纷接入,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报告》从众多行业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方法论,旨在成为大模型快速落地的产业参考指南。
《报告》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定义并完整阐述大模型2.0的行业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大模型发展已经进入了以规模化商业应用为标志的2.0阶段论断;并提出了智能体已经成为当前大模型应用与落地的重要方式。《报告》还通过案例详细介绍了大模型技术为企业经营管理与业务创新带来的改变。作为作者单位的代表和产业实践领导企业代表,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表示,AI技术正处在迈向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联想已经推出AI全周期服务和一系列智能体解决方案,帮助千行万业实现大模型落地应用。
大模型进入2.0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商业化
《报告》认为,在大模型1.0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快速迭代发展并且逐渐成熟,为大模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到2.0阶段,在大模型能力快速增强,对算力门槛与成本的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大模型技术进入规模商业化。个人和企业用户初步形成付费意愿,越来越多的大模型赋能产品和服务被采购,产业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尤其是面向企业级市场,几乎所有企业与组织都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路线为企业带来的创新与变革,大模型开始加速渗透到千行百业的场景中。
目前,AI技术正处在迈向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在大模型2.0的发展阶段,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大模型将快速驱动社会进行智能时代,大幅提升个人生产力,推动企业向全栈智能化发展。在这个阶段,大模型在技术、商业化应用、产业等层面均出现了显性变化。调研发现,推动大模型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是通用大模型或基础大模型服务提供商,而是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逐渐走向前台。
激发新潜能 智能体成大模型应用落地重要承载
《报告》指出,智能体是当前大模型应用与落地的重要方式。不过,由于大模型改变了企业应用架构,企业的应用需要重构。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擎天”AI技术中心高级总监顾旭光表示,大模型出现之前的应用架构是每个AI模型只能完成特定任务,业务应用系统按需调用AI模型。大模型出现之后,大模型是企业的大脑,智能体基于大模型自动理解意图,计划分解,调用企业内部系统,能够完成多种任务。
研究团队在《报告》调研过程中发现,大模型应用落地正在重塑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全面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如在经营管理方面,可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完成营销预测、客户管理、客户需求预测、员工业务培训等。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提高供应链可视化、透明度、协同性和智能性,进行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和物流管理。
《报告》指出,大模型在企业的典型场景应用,体现了大模型在企业数字化重构以及提升生产力创新方面的关键作用,能够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新的发展动能。大模型应用将帮助企业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全业务、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
“4+5”方法论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升级
面对大模型应用带来的红利与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速部署大模型并构建智能体。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秘书长李圆表示,企业正通过智能体重构业务模式,其在《2024年中国CIO&CDO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58.9%的企业将选择与服务商一起共建AI解决方案,加速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动大模型在产业落地,《报告》总结了企业构建大模型实现应用需要的“4+5”方法论——“4”是指四个关键步骤,“5”是基于场景构建智能体。四个关键步骤是:大模型选型、选择算力并部署、选择智能体开发平台及运营等工具平台、企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的运营与运维。在选择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及运营和管理等工具平台时,建议采用“五步法”来开发智能应用场景,通过定场景、轻量微调、开发插件、知识整理和提示词生成的“五步走”方法落地大模型能力。
当前,大模型产业已经进入2.0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正扎根千行百业,希望《报告》能够为当下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落地和产业智能化升级添砖加瓦,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