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实盘股票配资

炒股证券公司 爆款减少,行业再度″入冬″?| 影视半年考

发布日期:2024-09-27 22:51    点击次数:112

炒股证券公司 爆款减少,行业再度″入冬″?| 影视半年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微博

2024年上半年,冷风再次吹向影视行业。

在刚刚结束的财报季,各大影视公司陆续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记者梳理了17家A股和4家港股电影和剧集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财报,基础财务数据显示,过半公司出现业绩下滑。17家A股上市公司中,营收实现正增长的只有4家;20余家主要行业玩家中,仅上海电影、光线传媒、欢瑞世纪等少数几家公司实现营利双升。

市场对此早有预期,今年上半年,电影市场整体票房同比下滑,尤其是第二季度表现低迷,剧集方面市场供给也低于去年同期。因此,大多影视公司业绩下滑并不意外,而拆分各家公司具体业务表现来看,部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依靠降本增效或非影视相关业务增长,单纯依靠影视主业而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寥寥无几。

有影视行业从业者透露,“热钱”已经逐渐远离传统影视赛道,不少头部项目都难以融资,中小项目更难开启,内容制作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

电影公司离不开头部大片

拓普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内地电影总票房237.73亿,同比下降9.50%,恢复至2019年的76%。爆款匮乏、头部影片对大盘拉动力不足是市场票房走低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进入后半程(4月—6月),强片缺失导致市场大盘严重下挫。

上游的电影内容制作公司业绩分化与是否押中头部电影相关。上半年,仅《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4部影片票房超10亿,这一表现在近6年仅高于2022年。

这四部高票房电影的背后,均有港股公司中国儒意的参与,该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18.40亿元,同比增长128.73%,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大幅收窄,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上半年主要电影内容公司业绩  (蔡淑敏制图)上半年主要电影内容公司业绩  (蔡淑敏制图)

同样押中了头部大片的还有光线传媒,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领跑行业,且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翻倍。报告期内,光线传媒的电影业务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报告期内票房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草木人间》《扫黑·决不放弃》;此外,2023年上映的影片《照明商店》《怒潮》《你的婚礼》(复映)有部分票房结转到报告期,总票房约为28.13亿元。

相比之下,北京文化(维权)和欢喜传媒营收、利润双双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电影产品的营收为711.71万元,占比92.22%,同比下滑94.75%;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并计入票房的影片主要是《穿过月亮的旅行》和《云边有个小卖部》,前者在五一档上映,累计票房不到5000万元,后者虽然收获4.98亿元票房,但该片上映于6月22日,计入报告期内的票房有限。

欢喜传媒去年成功押宝《满江红》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回到了亏损的状态,报告期内推出的电影《红毯先生》和《朝云暮雨》票房均未过亿元。欢喜传媒在财报中称,集团投资的重磅电影并未在今年上半年于国内院线上映,暂未能为业绩带来贡献,以致于期内录得亏损。

《红毯先生》曾定档春节档后撤档  (蔡淑敏摄)《红毯先生》曾定档春节档后撤档  (蔡淑敏摄)

电影公司对头部内容的参与高低也决定了能够从中获得的收益多少,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电影共18部,累计实现票房128.82亿元,占全国同期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69.53%。在国产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的电影占据7位,包括春节档票房前三,以及五一档票房“黑马”《末路狂花钱》。

报告期内上映的中国电影出品影片中票房前五位 (来源:企业财报)报告期内上映的中国电影出品影片中票房前五位 (来源:企业财报)

然而,在这些项目中,中国电影均为参投出品,而非主投,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5.72%,其中创作和发行业务营收分别下降57.64%、29.78%。中国电影在财报中称,本期电影市场整体票房低于上年同期,且本期未有与上年同期类似票房规模的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导致公司创作、发行业务收入下降。

作为对比来看,《第二十条》累计票房24.54亿元,背后第一出品方是光线传媒。

“寒潮”下院线叫苦不迭

当电影市场整体票房下滑,内容公司尚能靠头部大片获得一丝喘息,院线公司只能直面惨淡。

拓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影院票房体量下降明显,票房250万以上的影院占比25%,较2022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较2019年疫情前的40%,大幅下降15个百分点,即票房250万及以上的高产影院比例仅为2019年的61%。

对于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持续贬值压力,中金公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中美利差拉大背景下套利行为的增加,是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的主要原因。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票房下降的同时,院线竞争也在加剧。根据拓普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建影院508家,新建银幕数量3076块,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影院12718家,银幕数量为78235。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投入不断加大,另外一方面存在单影院、单荧幕收入被稀释的风险。

上半年主要院线公司业绩  (蔡淑敏制图)上半年主要院线公司业绩  (蔡淑敏制图)

根据记者梳理,头部7家院线上市公司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文投控股、幸福蓝海中,仅上海电影营利同比实现个位数增长,另外6家均是营收、净利双降。

“院线一哥”万达电影今年上半年市占率保持稳定,但受行业整体影响,公司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31.3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下降14.5%,观影人次0.75亿,同比下降14.3%;公司下属澳洲院线实现票房约1.31亿澳元,同比下降6.8%,观影人次740万,同比下降5.1%,经营业绩不及预期。

万达电影是暑期档票房冠军《抓娃娃》出品发行方  (蔡淑敏摄)万达电影是暑期档票房冠军《抓娃娃》出品发行方  (蔡淑敏摄)

二季度市场尤为低迷,一季度万达电影净利润3.2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13亿元,由此计算二季度亏损2.13亿元。万达电影表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高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的主要原因系院线板块与电影大盘票房关联度较高,第二季度票房收入下降较大,但租金、折旧、人力等固定成本较为刚性,导致院线板块第二季度出现亏损,进而导致报告期净利润出现较大降幅。

同样被二季度业绩拖累的还有横店影视,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46.43%,上半年净利润却缩水至0.88亿元,同比下降21.65%。上半年,横店影视票房收入9.36亿元,同比下降6.93%,其中二季度票房收入2.75亿元,占比不到30%。

中国电影的放映业务也在下滑,上半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下降11.57%,毛利率同比下降11.63%。

上海电影虽然上半年营利双增,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1.4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11.44%,主要系报告期内电影票房下降和支付影片制作款所致。

爆剧与扑剧背后的冷暖

与电影制作公司类似,剧集公司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大赢家当属新丽传媒,根据阅文集团财报,旗下新丽传媒上半年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74%。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上半年公司在电影和剧集方面的双丰收,其中电影《热辣滚烫》累计票房35亿元,截至目前仍居今年票房冠军,电视剧方面,《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和《玫瑰的故事》实现“三连爆”。

百纳千成报告期内播出了《祈今朝》《南来北往》等剧集,由于上映的影视剧项目增加,营收实现翻倍,但部分项目亏损导致公司整体未扭亏。此外,港股稻草熊娱乐上半年播出剧集《乘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业绩也获得大幅提升。

欢瑞世纪同样营利双增,但依靠的并不是影视内容,而是旗下艺人。上半年,欢瑞世纪的艺人经纪收入为0.83亿元,同比增长96.90%,占比超过七成,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名中,前四都是艺人;而影视剧及衍生品收入为0.25亿元,同比减少35.51%。

主要剧集公司上半年业绩   (蔡淑敏制图)主要剧集公司上半年业绩   (蔡淑敏制图)

相比之下,华策影视、慈文传媒、柠萌影视这几家知名剧集公司的成绩单就没那么好看了。

上半年,华策影视播出了《我们的翻译官》《承欢记》《请和这样的我恋爱吧》三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反响,但公司营收同比减少67.67%,其中电视剧制作发行的营收降幅最大,达到了96.8%,对此华策的解释为“公司本期新剧确认收入项目同比减少”。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慈文传媒,该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8.72%、45.01%,慈文在财报中解释称,由于影视项目生产的周期性及在收入确认上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等原因,公司影视业务确认收入的项目较少。

2024年是柠萌影视的生产大年,报告期内新开机3个项目、杀青2个项目,但由于受到剧集排播进度等因素影响,柠萌影视上半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阶段性下降。

剧集公司的冷与暖也传导至了长视频平台,借助新丽传媒接连推出的爆剧,腾讯视频今年上半年扬眉吐气,一季度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8%至1.16亿,二季度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13%至1.17亿。

爱奇艺则走出了下滑曲线,爆款机制“失灵”,一季度会员服务收入在去年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下,同比下降13%至48亿元,二季度会员服务收入继续同比下降9%至45亿元。

“腰斩”的暑期档,更冷的下半年?

从上半年各家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少数几家公司仍能维持“体面”,过半影视公司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在下半年,整个行业或将集体面临“寒冬”,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便是最好的证明。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今年暑期档总票房116.43亿元,同比下滑44%,回落至档期影史第七;总观影人次2.85亿,同比缩水近半,场均人次亦大幅下滑;档期内有51天单日票房过亿,同比减少29天。

暑期档票房表现 (来源:猫眼专业版)暑期档票房表现 (来源:猫眼专业版)

爆款影片缺少是主要原因,虽然今年暑期档总上映和过亿影片数为近6年最高,但超20亿元的头部影片仅《抓娃娃》一部,去年则有4部;10-20亿影片1部,5-10亿影片1部,这也意味着5亿以上的影片仅3部。

根据猫眼专业版分析,“没有感兴趣的影片”是暑期档未观影的最突出原因,而接下来的市场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即将到来的中秋档来看,目前点映及预售票房过千万的仅一部《野孩子》;国庆档目前已有7部影片宣布定档,但从观众反馈来看,仅《危机航线》有超过20万人想看,其他影片想看人数均未超过10万。

上半年营利双增的公司并不能“高枕无忧”,光线传媒今年暑期档推出了《从21世纪安全撤离》,目前累计票房仅1.11亿元;储备项目中大多影片仍在制作中,待上映影片中主控爱情片《她的小梨涡》此前已紧急撤档。

《从21世纪安全撤离》 (蔡淑敏摄)《从21世纪安全撤离》 (蔡淑敏摄)

剧集公司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今年暑期档高开低走,《玫瑰的故事》和《墨雨云间之后》,各大长视频平台都陆续推出了各类题材的剧集,但除了《唐朝诡事录2》与《边水往事》等少数作品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外,众多剧集口碑热度双“扑街”,草草收场。

对于目前影视行业的困境,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提出一个问题:制作公司钱从何来?他表示,头部项目减少,优质内容稀缺,导致票房市场低迷,内容制作公司找不到资本注入,中小电影拍摄难度加大,降本增效也只是恶性循环,会导致优质内容越来越少。

“缺钱”是一大原因,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今年4月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疫情的影响,使社会资本对电影行业的投资减少。同时,行业内的公司上市和再融资的步伐也放缓了,这都使行业的资金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短缺。

但市场供给不足并不仅仅是因为资金不足,电影制作周期也是一大因素。王长田表示,影片是需要制作周期的,在上一个制作周期的影片释放之后,接下来可以释放的片源就会变少,而新片又没有跟上,就导致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供给的减少,但并不是很严重,并没有到“片荒”的程度。现在整个行业也在抓紧时间、提高效率,进行影片的制作,尤其最近在监管层面,释放出很多宽松的信号,增加了大家的创作热情。相信通过行业的努力炒股证券公司,这个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得以修正,不需要过度悲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一篇:股票融资年利率 让胜利成为习惯!随着何小珂“绝杀”!中U21国足2:1战胜越南U21
下一篇:股票配资代理分多少 油价从数月低点走高,美国库存下降,欧佩克+权衡供应延迟